阅读历史 |

第165章(1 / 2)

加入书签

下午几位夫人在城西一处园子里赏晚秋的花,边吃着茶闲聊,沈良沅初到京中,多是笑眯眯地听着两位夫人说话,言语间也能察觉出她们在试探什么。

陆赐早前既然说过可以与这两位夫人聊聊,沈良沅便也挑着些不那么关键的地方给两位夫人说起,比如皇后招她进宫这种人尽皆知的事,她便多说了两句。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陆赐之前交代她的事。

于是沈良沅除了说这些,言语间还说了许多他们在双梁时陆赐管着一州的兵如何不易,又说起双梁城里王府如何清贫,下人都不多的……

这些都是陆赐让沈良沅放出去的话。

用他的话来说,便是,朱家想用陛下的昏迷来给他施压交出兵权少不了要造势说他拥兵自重有异心,在双梁占山为王,那他便提前给自己造吧。

中心思想便是,带兵又累又穷,谁爱带谁来带。

作者有话要说:

陆赐:说别人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

透镜就是放大镜,古代其实是有这种东西的,好像是一种水晶

不过后面写的都是为了剧情需要的杜撰哈!

沈良沅不仅在外头说陆赐这个王爷平日里太过刚正不阿什么礼都不收所以一点都不富裕,自己也从头到脚也都是朴素的打扮,就连身边的冬葵都叫沈良沅给换了身衣裳。

而她自己本就是小村里的出身,早就习惯做这样简单的穿着,所以举手投足间丝毫不显刻意违和,内阁家的两位夫人没怎么怀疑当即便信了。

他们本就是受了自家老爷的吩咐从沈良沅这头来试探试探陆赐在这时候入京的意图,毕竟他说到底还是兵权在握,陆家虽一门都是忠烈,但万一呢?

如今陛下迟迟不醒,皇后听政的时间越久朝中各位大臣便越是不安,若这时候再来个异姓王起事,那大庸便当真是要人仰马翻了。

况且早就听说了宁北王娶了个小户出身的姑娘做王妃,没有什么城府,应当是不会撒谎的。

陆赐听了沈良沅与两位夫人的聊天,对她进行了一番大肆的夸奖:“绣绣做得很好,我就知道将这些事交给你肯定没问题,日后再有哪位夫人来找,你便也这么说。”

沈良沅听着陆赐对自己的一通夸奖,好笑地看了他一眼:“这就不错啦?夫君对我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呢。”

陆赐看着沈良沅这副模样,一时半会突然不知道她这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抿了抿唇,试探问了一句:“那我以后是要要求高点?”

沈良沅继续逗他:“原来真的对我要求很低,看来夫君果然还是不太相信我的,哎。”

陆赐:……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他摸了摸鼻子,无奈地看向沈良沅,轻轻拉了一下她的手,有些委屈的小声道:“绣绣,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觉得你做得很好。”

沈良沅“扑哧”笑了一下,握住他的手将自己细白的手指扣进去,靠进了陆赐怀里:“我逗你的呀,你好傻。”

陆赐心里松了一口气,轻轻蹭了蹭她的鬓发,兀自嘀嘀咕咕:“看来是入京后的事情太多,疏忽了李沐骞那本书的学习,等这阵风波平息了还是要拿出来再研读一下。”

“你还把那本书都带来了?”

沈良沅是在那时回到双梁后来知道陆赐有这么一本书的,陆赐很诚实的将这书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还把书给沈良沅看,叫沈良沅哭笑不得。

万万没想到,来京城这样不太平的日子,陆赐还会把书带上。

陆赐觉得很理所当然:“我也带了其他的兵书,怎么了?”

沈良沅:把这本《与夫人的说话之道》和兵书等同……真不愧是陆赐。

她轻笑了一下摇摇头,小声说了一句“没什么”,继续懒懒地靠在陆赐的肩上。

在这一瞬,沈良沅终于有了些他们还在双梁的感觉,是这几日难得稍微能放松下来聊几句闲话的宁静。

想到这,她在心里叹了口气。

只希望这样紧张的日子能快些结束,一切都尽早过去吧……

-

翌日,天还抹黑时,有三个年轻男人秘密出了城快马往钦州的方向去了,正是陆赐派出去徐溪的三个暗卫,也是他所有暗卫里实力最强的三个人。

为了避免被朱家的人盯上,他们特意选在黎明前夕人最困倦的时候走王府的暗道离开,并从京郊赵衡天的军机大营出城,确保身后没有跟着人后才进了旁边山林,沿山路走远。

陆赐知道朱家定会派人在王府附近盯着,所以每一步他都需得算好。

待天渐渐亮起来,赵衡天那边没有传来什么消息,那便是最好的消息,代表人已经成功走了。

又过了几日,等到要去法觉寺见太后的这天,陆赐决定在白日里先去马府见见马大人。

他没有将人约到王府,因为既然马大人身边有人看着,那即便请他到王府来说话也定会有人跟着,无甚用处,不如他亲自登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